第 27届华文佛学班 27th CDC
地点 Venue:慧严佛学会(新加坡)–TMBS (Singapore)
级别:成佛之道-高级班-Advanced Class上课时间:-7.30pm-9.30pm
上课内容:-
课本:成佛之道厚宗法师科注本***请看下图备注(1)7.30pm-8.30pm-第258页(辛一)- 第262页(壬二完毕)(下课休息十分钟)
8.40pm-9.30pm-第262页(壬三)-第265页(辛三)(散会、回家)
成佛之道偈颂 :
佛说法空性 以为如来藏 真如无差别 勿滥外道见 方便转转胜 法空性无二 智者善贯摄 一道一清净
下图说明:白板通告-2013年02月25日(星期一):
辛三∶ 佛说法空性,以为如来藏。真如无差别,勿滥外道见!
如来适应凡夫,外道,及一分执我小乘,说如来藏常住不变,流转生死。又说∶如来智慧德相,相好庄严,在众生身中成就。如来藏是什麽呢?真的是无边相好的如来,具体而微的在众生身中吗?真的是『外道之我』一样,成为众生,而体性就是常住清净的梵吗?如来慈悲方便,特在《楞伽经》中,抉择分明∶「佛」是「说」那一切「法空性」,称之「为如来藏」的。如说∶『我说如来藏,不同外道所说之我。大慧!有时,空,无相,无愿,如,实际,法性,法身,涅盘,离(无)自性,不生不灭,本来寂静,自性涅盘,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。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,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。譬如陶家,於一泥聚,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。如来亦复如是,於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,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,或说如来藏,或说无我』。所以,如来藏就是甚深法空性,是直指众生身心的当体──本性空寂性。所以要花样新翻,叫做如来藏,似乎神我一样,无非适应『畏无我句』的外道们,免得听了人法空无我,不肯信受,还要诽毁。不能不这样说来诱化他,这是如来的苦口婆心!如来的善巧在此,听起来宛然是神我样子,可是信受以後,渐次深入,才知以前是错用心了,原来就是以前听了就怕的空无我性。法空性──「真如」是「无差别」的,如《宝性论》说∶『法身遍无差,真如无差别,皆实有佛性;是故说众生,常有如来藏』。从无差别来说,在众生就叫众生界,在佛就叫如来界了。无差别法性,是常恒清凉不变的,佛以此为性,以此为身,所以叫佛性,法身。约真如法性的无差别说,佛是这样,众生也还是这样,所以说一切众生成就如来藏了。《楞伽经》说∶『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』;『开引计我诸外道故,说如来藏』。《宝性论》说∶使众生远离五种过,所以说佛性,第五种是∶『计身有神我』。这点,是如来藏教学的信行者,应深刻注意,「勿」自以为究竟了义,而其实是「滥」於「外道见」才好!
辛三、抉择真义
佛说法空性,以为如来藏。真如无差别,勿滥外道见!
一、佛说法空性,以为如来藏
1、如来适应凡夫,外道,及一分执我小乘,说如来藏常住不变,流转生死。又说:如来智慧德相,相好庄严,在众生身中成就。
2、如来藏是什么呢?真的是无边相好的如来,具体而微的在众生身中吗?真的是『外道之我』一样,成为众生,而体性就是常住清净的梵吗?如来慈悲 方便,特在《楞伽经》中,抉择分明:佛是说那一切法空性,称之为如来藏的。如说:『我说如来藏,不同外道所说之我。大慧!有时,空,无相,无愿,如,实 际,法性,法身,涅槃,离(无)自性,不生不灭,本来寂静,自性涅槃,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。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,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 门。……譬如陶家,于一泥聚,以人工、水、木、轮、绳方便作种种器。如来亦复如是,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,以种种智慧善巧方便,或说如来藏,或说无我』。
3、如来藏就是甚深法空性,是直指众生身心的当体──本性空寂性。所以要花样新翻,叫做如来藏,似乎神我一样,无非适应『畏无我句』的外道们,免得 听了人法空无我,不肯信受,还要诽毁。不能不这样说来诱化他,这是如来的苦口婆心!如来的善巧在此,听起来宛然是神我样子,可是信受以后,渐次深入,才知 以前是错用心了,原来就是以前听了就怕的空无我性。
二、真如无差别,勿滥外道见
1、法空性──「真如」是无差别的,如《宝性论》说:『法身遍无差,真如无差别,皆实有佛性;是故说众生,常有如来藏』。
从无差别来说,在众生就叫众生界,在佛就叫如来界了。
无差别法性,是常恒清凉不变的,佛以此为性,以此为身,所以叫佛性,法身。
约真如法性的无差别说,佛是这样,众生也还是这样,所以说一切众生成就如来藏了。
2、《楞伽经》说:『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』;『开引计我诸外道故,说如来藏』。《宝性论》说:使众生远离五种过,所以说佛性,第五种是:『计身有神我』。这点,是如来藏教学的信行者,应深刻注意,勿自以为究竟了义,而其实是滥于外道见才好!
庚五∶ 方便转转胜,法空性无二。智者善贯摄,一道一清净。
解说般若波罗蜜多,顺便略观法海的波澜,现在作一结束。
从大乘三系看来,不得不赞叹如来的善巧「方便」,一「转」一「转」的,越来越殊「胜」!如来藏说,可说是不可思议的方便了!但考求内容──真实,始终是现证「法空性,无二」无别。如性空唯名系,以现观法性空为主要目的,是不消说了。虚妄唯识系,虽广说法相,而说到修证,先以识有遣境无,然後以境无而识也不起,这才到达心境的都无所得。因为说依他有自相,所以离执所显空性,也非实在不可。但到底可破无边烦恼,可息种种妄执。如能进步到五事具足,还不又归入极无自性的现观吗?所以清辨辟实有空性为『似我真如』,大可不必!真常唯心系,虽立近似神我的如来藏说,但在修学过程中,佛早开示了『无我如来之藏』。修持次第,也还是先观外境非实有性,名观察义禅。进达二无我而不生妄想(识),名攀缘如禅。等到般若现前,就是『於法无我离一切妄想』的如来禅,这与虚妄唯识者的现观次第一样。所以三系是适应众生的方便不同,而归宗於法空性的现证,毫无差别。
说到方便,第一、性空唯名系,能於毕竟空中立一切法;不能成立的,要以「依实立假」为方便,说依他自相有。这是最能适应小乘根性,依此而引导回小向大的。但一般凡夫,外道,不信无常无我(空),不能於无常无我立一切法,佛就不能不别出方便,说一切众生身中有如来藏了。这对於怖畏空无我,摄引执我的(凡夫)外道,是非常有效的。摄化众生的根机,从五事具足,到五事不具的小乘等,再到一般凡夫外道,摄机越来越广,所以说方便以如来
[P394] 藏说为最胜,也就是最能通俗流行的理由。近见外道的『景风』说,如来藏佛性,与上帝及灵性相近,应特为贯通。这当然是外道想以此诱化佛弟子,值得大家警觉;但还是由於形式上类似的缘故。第二、於一切法空性立一切法,真是担草束过大火而不烧的大作略,原非一般所能。但事实上,离此并无第二可为一切法依的。所以为了摄化计我外道,就密说法空性为如来藏。这是好像有我为依,而其实还是无我的法空性。对於五事不具,近於小乘的根性,经上又说∶『佛说如来藏,以为阿赖耶。恶慧不能知,藏即赖耶识』。原来阿赖耶,还是如来藏。依如来藏而有无始虚妄熏习,名阿赖耶识,为杂染(清净)法所依。不知其实是依法空性──如来藏;可惜有些学者,不能自觉吧了!如约有漏的阿赖耶识,这只能说是生死杂染法的中心。阿赖耶识也还是依转识,要依转识的熏习,与转识有互为因果的关系。所以,阿赖耶识只是相对的依止。
如卖药一样(楞伽经有医师处方,陶家作器比喻),卖的是救命金丹。性空唯名系,是老店,不讲究装璜,老实卖药,只有真识货的人,才来买药救命
。可是,有人嫌他不美观,气味重,不愿意买。这才新设门面,讲求推销术。装上精美的瓶子,盒子,包上糖衣,胶囊。这样,药的销路大了,救的命应该也多了。这如第三时教,虚妄唯识系一样。可是,幼稚的孩子们,还是不要。这才另想方法,渗和大量的糖,做成飞机,洋娃娃──玩具形式,满街兜售。这样,买的更多,照理救的命也更多了!这如真常唯心系一样。其实,吃到肚里,一样的救命。但能救命的,并非瓶子,盒子,糖衣,胶囊,更不是糖和洋娃娃,而还是那救命金丹。这叫做方便,以方便而至究竟。方便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所以『方便为究竟』的谬译,真是害尽众生!假使盒子,瓶子精美,竟然买盒子,瓶子,而不要药。不吃药,那可错了!假使买了飞机,洋娃娃,越看越好,真的当作玩具玩,那真该死了!而且,糖和得太多,有时会药力不足,有时会药性变质,吃了也救不到命。所以老实卖药,也有他的好处。三系原是同归一致的,「智者」应「善」巧地「贯摄」,使成为「一道一清净」,一味一解脱的法门,免得多生争执。最要紧的是∶不能执著方便,忘记真实。读者!到底什麽是如来出世说法的大意!
快读快记;其它版本精进随喜复习:-
庚五、殊途同归
方便转转胜,法空性无二。智者善贯摄,一道一清净。
一、大乘三系皆归宗于法空性的现证
从大乘三系看来,不得不赞叹如来的善巧方便,一转一转的,越来越殊胜!如来藏说,可说是不可思议的方便了!但考求内容──真实,始终是现证法空性,无二无别。如:
1、性空唯名系:以现观法性空为主要目的,是不消说了。(诸法从缘起,缘起无性空,现观法性空)
中观者的现观次第:我空→我所空(法空)。
2、虚妄唯识系:虚妄唯识系,虽广说法相,而说到修证,先以识有遣境无,然后以境无而识也不起,这才到达心境的都无所得。因为说依他有自相,所以离执所 显空性,也非实在不可。但到底可破无边烦恼,可息种种妄执。如能进步到五事具足,还不又归入极无自性的现观吗?所以清辨辟实有空性为『似我真如』, 大可不必!
3、真常唯心系:虽立近似神我的如来藏说,但在修学过程中,佛早开示了『无我如来之藏』。修持次第,也还是先观外境非实有性,名观 察义禅。进达二无我而不生妄想(识),名攀缘如禅。等到般若现前,就是『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』的如来禅,这与虚妄唯识者的现观次第一样。
所以三系是适应众生的方便不同,而归宗于法空性的现证,毫无差别。
二、三系的方便不同,但同归一致
1、三系的根本意趣
(1)性空唯名系
能于毕竟空中立一切法。
于一切法空性立一切法,真是担草束过大火而不烧的大作略,原非一般所能。但事实上,离此并无第二可为一切法依的。
(2)虚妄唯识系
(毕竟空)不能成立(立一切法)的,要以『依实立假』为方便,说依他自相有。这是最能适应小乘根性,依此而引导回小向大的。
对 于五事不具,近于小乘的根性,经上又说:『佛说如来藏,以为阿赖耶。恶慧不能知,藏即赖耶识』。原来阿赖耶,还是如来藏。依如来藏而有无始虚妄熏 习,名阿赖耶识,为杂染(清净)法所依。不知其实是依法空性──如来藏;可惜有些学者,不能自觉罢了!如约有漏的阿赖耶识,这只能说是生死杂染法的中心。 阿赖耶识也还是依转识,要依转识的熏习,与转识有互为因果的关系。所以,阿赖耶识只是相对的依止。
(3)真常唯心系
但一般凡夫,外道,不信无常、无我(空),不能于无常、无我立一切法,佛就不能不别出方便,说一切众生身中有如来藏了。这对于怖畏空、无我,摄引执我的(凡夫)外道,是非常有效的。
所以为了摄化计我外道,就密说法空性为如来藏。这是好象有我为依,而其实还是无我的法空性。
2、举喻合法
如卖药一样(《楞伽经》有医师处方,陶家作器比喻),卖的是救命金丹。
(1)性空唯名系,是老店,不讲究装璜,老实卖药,只有真识货的人,才来买药救命。
(2)可是,有人嫌他不美观,气味重,不愿意买。这才新设门面,讲求推销术。装上精美的瓶子,盒子,包上糖衣,胶囊。这样,药的销路大了,救的命应该也多了。这如第三时教,虚妄唯识系一样。
(3)可是,幼稚的孩子们,还是不要。这才另想方法,渗和大量的糖,做成飞机,洋娃娃──玩具形式,满街兜售。这样,买的更多,照理救的命也更多了!这如真常唯心系一样。
其实,吃到肚里,一样的救命。但能救命的,并非瓶子,盒子,糖衣,胶囊,更不是糖和洋娃娃,而还是那救命金丹。这叫做方便,以方便而至究竟。方便是 手段,不是目的。所以『方便为究竟』的谬译,真是害尽众生!假使盒子,瓶子精美,竟然买盒子,瓶子,而不要药,不吃药,那可错了!假使买了飞机,洋 娃娃,越看越好,真的当作玩具玩,那真该死了!而且,糖和得太多,有时会药力不足,有时会药性变质,吃了也救不到命。所以老实卖药,也有他的好处。
3、三系原是同归一致的,智者应善巧地贯摄,使成为「一道一清净,一味一解脱」的法门,免得多生争执。最要紧的是:不能执着方便,忘记真实。读者!到底什么是如来出世说法的大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