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7届华文佛学班 27th CDC
地点 Venue:慧严佛学会(新加坡)–TMBS (Singapore)
级别:成佛之道-高级班
上课内容:-
7.30pm-8.30pm-成佛之道科注本-061页– 064页***请看以下备注(1)
8.40pm-9.30pm成佛之道科注本--065页– 070页
偈颂 :-
初以习成性 次依性成习 以是待修习 一切佛皆成 备注(2)
发心名菩萨 众生之上首 世出世功德 悉由菩萨有
备注(2)
完整偈颂教导完毕:众生有佛性 理性亦行性 初以习成性 次依性成习 以是待修习 一切佛皆成
1. 今天将为同学们拍毕业特刊个人照片。拍摄地点:般若室
2.丙组值日
备注(1)
下图说明:这就是我们的高级班科注本(厚宗法师)
偈颂 :众生有佛性,理性亦行性。初以习成性,次依性成习;以是待修习,一切佛皆成 。
一切「众生有佛性」,为大乘佛教的重要教说,是一切众生同成佛道的原理所在。什麽是佛性呢?可以有二个意义。一、佛性是佛的体性∶『如黄石中有金性,白石中有银性』一样。众生虽在生死迷妄当中,但不是没有佛的成分。如矿中有金性,所以可链成黄金;如没有金性,那怎麽也链不出金来。当然,这是一般的说法,在科学进步的时代,可以非金属的物质,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。佛性说也如此,众生本有佛的体性,或说众生本有如来胜德,相好庄严,或者说众生本来是佛,所以修行就可以成佛。这一本有佛性的教说,确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,也就成为佛法中最通俗的学派。二、佛性是成佛的可能 [P267] 性,也就是成佛的因缘。但这是佛性的深义,有些人是不易信解的。那到底什麽是成佛的可能性呢?这如《法华经》说∶『诸佛两足尊,知法常无性,佛种从缘起,是故说一乘』。这可以方便分别为二种佛性∶一、「理」佛「性」;二、「行」佛「性」(二佛性是印度旧说,今依中观义说)。什麽叫理佛性?一切法是从本以来无自性的,也就是本性空寂的。法法常无性(古人别说常与无性,是附合三谛的解说),法法毕竟空·这无性即空,空即不生灭的法性,可称为佛性的。因为,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,不是性空的,那末,凡夫是实有的,将永远是凡夫;杂染是实有的,将永远是杂染;已经现起的不能转无,没有现起的不能转有,那就是无可断,无可修,也就不可能成佛了(如《中论》说),好在一切法是空无性的,才能转染成净,转迷成悟,转凡成圣。此法空性,就是可凡可圣,可染可净的原理,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。所以说∶『以有空义故,一切法得成』。这是称空性为佛性的深义。同时,法空性虽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,但空性就是胜义,是悟而成圣,依而起净的法性,实为成佛的要因。这虽是遍一切法,而与迷妄不相应,与无漏净德是相应的。所以为了引发一般的信解,方便说此法空性为如来藏,佛性,而说为本有如来智慧德相等。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,於一切众生无差别,所以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。什麽叫行佛性?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。如唯识者说∶依『法界等流』的『闻熏习』,成为成佛的种子。《法华经》的『佛种从缘起』,也就是约行性说的。一切法空性,为可能成佛的理性。依佛菩萨的教化,发心成闻熏习,为可能成佛的行性。事理是一致的∶如不是缘起的,就不是空的;不是空无自性的,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。因为无性空,所以从缘而起;从缘而起,所以是无性空的。无性而缘起,缘起而无性,佛在坐道场时,就是这样的通达∶『观无明(等)如虚空无尽,┅┅是诸菩萨不共妙观』。依此而成佛,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,说一切众生有佛性。
约理佛性说,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的。约行佛性说,待缘而成,所以是或有或无的。大乘法种是菩提心,发菩提心,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,就是行
性佛性。法华经的『佛种从缘起』,就是约菩提心种说的。如在从前大通智胜佛法会中发菩提心的,有些人是退修小乘了。如亲友的为他系上无价宝珠,他竟不觉不知,弄得贫困不堪。其实,『一切智愿(菩提愿)犹在不失』。在醉酒时,亲友为他系上无价宝珠,如在无明生死中,遇佛菩萨的化导而发菩提心(有人解说系珠为本有佛性,与经义相违)。发菩提心,就成大乘法器,能展转出生无边功德。所以《十地经》,《大集经》等,都喻菩提心为宝珠,经修治而圆成佛的果德。这样的行性佛性,依经所说,略有二位∶一、性种性位;二、习种性位。这是说∶起「初」,「以」见佛,闻法为因缘,发大菩提心,熏「习成」大乘佛「性」,如下种一样,名性种性。菩提心一发起,永为成佛的因缘,是不会失去的;如《法华经》系珠喻所说。但这不能说是本有的,因为是依发心而熏习成的──法界等流的闻熏习。其「次」,有了菩提心种,就「依」这佛「性」而渐渐修发,使佛种的清净功能,由下「成」中,由中成上。大乘的功德净能,不断熏「习」而增胜起来,名为习种性。等到久久熏修 [P270] ,引发无漏清净功德,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,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。「以是」,法空性(理佛性)虽凡圣一如,众生界,菩萨界,佛界,平等平等,而成佛或不成佛,还「待修习」来分别∶是否熏发了菩提心?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?如不修习,凡夫还是凡夫,如能依大乘而熏修,那不问是谁,「一切」众生的「佛」果,都是可以「成」就的。
丁一、二种佛性
众生有佛性,理性亦行性。
丁二、别叙行性
初以习成性,次依性成习;以是待修习,一切佛皆成。
一、「佛性」的意义
1、佛的体性(通俗义)
众 生虽在生死迷妄当中,但不是没有佛的成分。如矿中有金性,所以可炼成黄金;如没有金性,那怎么也炼不出金来。当然,这是一般的说法,在科学进步的时代,可 以非金属的物质,而化合成同样的金质。佛性说也如此,众生本有佛的体性,或说众生本有如来胜德,相好庄严,或者说众生本来是佛,所以修行就可以成佛。这一 本有佛性的教说,确是一般人所容易信解的,也就成为佛法中最通俗的学派。
2、成佛的可能性(深义):(成佛的因缘)
《法华经》说:『诸佛两足尊,知法常无性,佛种从缘起,是故说一乘』。
这可以方便分别为二种佛性:1.理佛性,2.行佛性。
二、述《法华经》的二种佛性
1、理佛性(理):
一切法是从本以来无自性的,也就是本性空寂的。法法常无性(古人别说常与无性,是附 合三谛的解说),法法毕竟空;这无性即空,空即不生灭的法性,可称为佛性的。因为,如一切法是有自性的,不是性空的,那么,凡夫是实有的,将永远是凡夫; 杂染是实有的,将永远是杂染;已经现起的不能转无,没有现起的不能转有,那就是无可断,无可修,也就不可能成佛了(如《中论》说)。好在一切法是空无 性的,才能转染成净,转迷成悟,转凡成圣。
此法空性,就是可凡可圣,可染可净的原理,也就是可能成佛的原理。所以说:『以有空义故,一切法得成』。这是称空性为佛性的深义。同时,法空性 虽是一切法成立的普遍理性,但空性就是胜义,是悟而成圣,依而起净的法性,实为成佛的要因。这虽是遍一切法,而与迷妄不相应,与无漏净德是相应的。所以为 了引发一般的信解,方便说此法空性为如来藏,佛性,而说为本有如来智慧德相等。法空性是遍一切一味的,于一切众生无差别,所以说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。
2、行佛性(事):
这是依修习发心而成为成佛的因性。如唯识者说:依『法界等流』的『闻熏习』,成为成佛的种子。《法华经》的『佛种从缘起』,也就是约行性说的。
3、小结
一切法空性,为可能成佛的理性。依佛菩萨的教化,发心成闻熏习,为可能成佛的行性。
事理是一致的:如不是缘起的,就不 是空的;不是空无自性的,也就不会是从缘起的。因为无性空,所以从缘而起;从缘而起,所以是无性空的。无性而缘起,缘起而无性,佛在坐道场时,就是这样的 通达:『观无明(等)如虚空无尽,……是诸菩萨不共妙观』。依此而成佛,佛也就依此而说一乘,说一切众生有佛性。
三、理佛性和行佛性的差异
1、理佛性
约理佛性说,一切众生都是有佛性的。
2、行佛性
约行佛性说,待缘而成,所以是或有或无的。大乘法种是菩提心,发菩提心,与菩提心相应的一切功德,就是行性佛性。《法华经》 的『佛种从缘起』,就是约菩提心种说的。发菩提心,就成大乘法器,能展转出生无边功德。所以《十地经》,《大集经》等,都喻菩提心为宝珠,经修治而圆成佛 的果德。这样的行性佛性,依经所说,略有二位:
(1)性种性位:
以见佛闻法为因缘,发大菩提心,熏习成大乘佛性。如下种。菩提心一发起,永为成佛的因缘,是不会失去的;如《法华经》系珠喻所说。但这不能说是本有的,因为是依发心而熏习成的──法界等流的闻熏习。
(2)习种性位:
有了菩提心种,就依这佛性而渐渐修发,使佛种的清净功能,由下成中,由中成上。大乘的功德净能,不断熏习而增胜起来,名为习种性。
※初以「习」成「性」,次依「性」成「习」。等到久久熏修,引发无漏清净功德,那就不但是佛的因性,而且已分得佛的体性了。以是,法空性(理佛 性)虽凡圣一如,众生界、菩萨界、佛界,平等平等,而成佛或不成佛,还待修习来分别:是否熏发了菩提心?是否依菩提心种而不断熏习增长?如不修习,凡夫还 是凡夫,如能依大乘而熏修,那不问是谁,一切众生的佛果,都是可以成就的。
偈颂 :发心名菩萨,众生之上首。世出世功德,悉由菩萨有。
约一切法空性说,一切众生有佛性,但并不因此说一切众生是菩萨。要「发」菩提「心」,才「名」为「菩萨」。菩萨,是梵语菩提萨 的简译,意义为『觉有情』,从上求菩提(觉),下化众生(有情)得名。也可解说为∶求大菩提的有情。发了菩提心,就是菩萨。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,从初学,久学到最後身菩萨,真是浅深万类。但一般人总是想到观音等大菩萨,这才不敢自称菩萨了。初发心菩萨,虽还没有大功德,可是已经是一切「众生之上首」;不但为凡夫,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。经中比喻为∶如王子初生,就为 [P271] 耆年的大臣所尊敬;狮子儿初生,就为百兽所畏敬;迦陵频伽鸟在壳中,音声已胜过了一切鸟类;新月的微明,就为人类所爱敬。菩萨发心以来,就是这样可尊可敬的,大菩萨们是更不必说了。为什麽这样呢?因为「世出世」间的一切「功德」,「悉由菩萨」而「有」的。这是说∶世间善法,声闻缘觉等善法,都依佛菩萨而有;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的──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。以世间善法来说,如说∶『菩萨受身种种,或时受业因缘身,或受变化身,於世间教化,说诸善法及世界法,王法,世俗法』(20)等。有些修菩萨行而暂时失败了的,名『败坏菩萨,亦有悲心。治以国法,无所贪利;虽有所恼,所安者多,治一恶人以成一家』(21)等。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,可尊可敬,而菩萨是从发菩提心而来的。所以大乘经中,无边赞叹菩提心的功德,说他是『一切佛法种子』。
初发菩提心,重在立定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大誓愿,名为『愿菩提心』。广说如四弘誓愿∶『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 [P272] 佛道无上誓愿成』(22)。但是发菩提心,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,而是要一番修习,达到坚固成就的。菩提心的修习,为修学大乘道,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著。菩提心从慈悲心起∶或是缘慈母的孝敬救度,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,而上求佛道;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,利济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,进修到愿意为利他而牺牲自己。修菩提心的动机,方法,近於儒家的仁道,恕道。但菩提心修习圆满成就,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的。这是大乘道的基石,修学大乘道的,应先多多的修学!
发心名菩萨,众生之上首。世出世功德,悉由菩萨有。
一、「菩萨」(菩提萨埵的简译)之意义
1、菩提(bodhi) :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2、萨埵(sattva) :众生、大心。
3、菩提萨埵 :意义为『觉有情』,从上求菩提(觉),下化众生(有情)得名。也可解说为:求大菩提的有情。发了菩提心,就是菩萨。
二、菩萨阶位有深有浅(菩萨四种阶位)
菩萨是修学大乘道的通称,从初学,久学到最后身菩萨,真是浅深万类。
1、初发心菩萨(此发心是要一番修习达到坚固才成)
2、久发意菩萨(或久学菩萨)
3、不退转菩萨
4、一生补处菩萨
三、菩萨为众生之上首
1、初发心菩萨,虽还没有大功德,可是已经是一切「众生之上首」;不但为凡夫,而且为二乘贤圣所尊敬了。菩萨发心以来,就是这样可尊可敬的,大菩萨们是更不必说了。
2、世间善法,声闻、缘觉等善法(出世间善法),都依佛菩萨而有;佛功德也是依菩萨而有的──所以菩萨为一切善法的根源。
四、修菩提心的动机、方法:
1、发菩提心,并非偶然想起成佛利生,而是要一番修习,达到坚固成就的。菩提心的修习,为修学大乘道,趣入大乘道的第一要着。
2、菩提心从慈悲心起:
或是缘慈母的孝敬救度,扩大到愿度一切众生,而上求佛道;
或是设想他人与自己一样,利济众生应如爱护自己一样,进修到愿意为利他而牺牲自己。
3、修菩提心的动机,方法,近于儒家的仁道,恕道。但菩提心修习圆满成就,深广是与世间法大大不同的。这是大乘道的基石,修学大乘道的,应先多多的修学!
五、菩提心的类别:
1、世俗菩提心:
(1)愿菩提心:四弘誓愿:『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边誓愿断,法门无边誓愿学,无上佛道誓愿成』。
(2)行菩提心:菩萨学处,十善行为本,摄为三聚净戒。
2、胜义菩提心:般若证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