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27届华文佛学班 27th CDC
地点Venue:慧严佛学会(新加坡)–TMBS (Singapore)
级别:成佛之道-高级班
上课内容:-
7.30pm-8.30pm-成佛之道科注本-001页– 040页***请看以下备注(1)
8.40pm-9.30pm成佛之道科注本--0041页– 048页
偈颂 :-
耻有所不知 耻有所不能 耻有所不净 回入於大乘
不忍圣教衰
完整偈颂教导待续:不忍圣教衰 不忍众生苦 缘起大悲心 趣入於大乘
上课白板通告:-
1.感谢督导和全体义工使26届结业典礼完满进行。
2。请缴交七月班费。
3.第 27届华文佛学班结业特刊征文通告。
结业特刊徵稿
A. 结业感言
各人发表这三年在慧严学习佛学之毕业感言:
结业心情,致谢词,三年的收获,或由感而发的想法。。。
B. 生活随笔
(i)分享个人学佛因缘,过程,经历,感受 或 心得。。。
(ii)发表以特刊主题“解脱”有关的文章。
交稿日期:请在七月开学呈交组长以便上交师父批改。
请每位师兄都发表一篇结业感言,生活随笔则随缘投稿。稿件由师父批改。请师兄们利用电脑打字(Microsoft
Word), 再打印一份呈交。电子版文件迟些时候经最后修正才呈交。无法利用电脑打字的师兄请用手写稿呈交。呈交时付上真实姓名,组别,字数以方便排版。
备注(1)下图说明:这就是我们的高级班科注本(厚宗法师)
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
大乘不共法,是在人,天,声闻,缘觉乘的共德上,进明佛菩萨的因行果德。人乘与天乘,终究是有漏的,不能出离生死的。声闻乘与缘觉乘,虽是无漏解脱,而偏於独善其身的。这都是善的,但不是圆满的。依《法华经》说∶如来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缘,就是使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也就是使众生悟入佛的大菩提。所以,以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,成如来果的大乘法门,才是佛法的真实意义,如来教化的真正目的。成佛的法门,为什麽称为「大乘」呢,既称为大乘,从立名来说,不外乎『待小名大』。这就是说∶与小乘比对起来,不同於小乘,所以名为大乘。这或者是超胜了小乘的,或者是广大含容了小乘的。无论是『殊胜大』,『含容大』,总之是对小立名的。然大乘法的超胜,是超胜到无所对待的;大乘法的含容,是含容到无所不摄的。所以约大乘的意义说,实在是不可以大 [P256] 小的比对来表示的,是绝待的,不过强名为大而已。说到「不共」,也就有此二义∶一、是人,天,声闻,缘觉乘中所没有的。二、在佛菩萨的心行中,统摄一切功德,无不成为大乘的特法。如《般若》的摩诃衍品,总一切功德而名为大乘 (1)。这好像鸟类的高飞,如『高入须弥,咸同金色』一样。
这是如来出世说法的本怀,所以在五乘及三乘共法以後,要叙说这成佛的不共法门。
快读快记;其它版本精进随喜复习:-
快读快记;其它版本精进随喜复习:-
乙一、大乘通说
一、说大乘法之动机
1、大乘不共法,是在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乘的共德上,进明佛菩萨的因行果德。人乘与天乘,终究是有漏的,不能出离生死的。声闻乘与缘觉乘,虽是无漏解脱,而偏于独善其身的。这都是善的,但不是圆满的。
2、这是如来出世说法的本怀,所以在五乘及三乘共法以后,要叙说这成佛的不共法门。
二、诸佛世尊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
依《法华经》说:如来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缘,就是使众生开、示、悟、入佛之知见,也就是使众生悟入佛的大菩提。所以,以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,成如来果的大乘法门,才是佛法的真实意义,如来教化的真正目的。
三、大乘的意义
1、就「相对」义而言:
(1)殊胜大──超胜了小乘
(2)含容大──含容了小乘
2、就「绝待」义而言:
(1)超胜到无所对待。(不可以大小的比对表示)
(2)含容到无所不摄。
三、「不共」的意义
1、是人、天、声闻、缘觉乘中所没有的。
2、在佛菩萨的心行中,统摄一切功德,无不成为大乘的特法。如《般若经》的〈摩诃衍品〉,总一切功德而名为大乘。这好象鸟类的高飞,『高入须弥,咸同金色』一样。
丙一、根机不同
丁一、动机异
戊一、回入
耻有所不知,耻有所不能,耻有所不净,回入于大乘。
修习大乘佛法,不消说,是以发菩提心为主的。但众生的根性不一,所以引发菩提心的因缘也不同;依此而表现的菩萨风格,起初也多少有差别的。为了避免专以自己的偏好来衡量一切,自赞毁他,无意中损害佛法,所以对此不能不先有相当的认识。
一、从佛法唯是一乘道而说二乘人发菩提心
1、有的初学声闻行,不曾决定,就转学大乘。
2、有的在声闻中已得决定(忍位),或是已证入法性而得初果(须陀洹)以上,再发大心的。
3、有的已证第四阿罗汉果再发大心的。
拿 阿罗汉果来说,他们自觉得:『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后有』;已经到了学无可学,进无可进的地步。佛是阿罗汉,他们也是阿罗汉;佛得解 脱,他们也得解脱。同样的证入法性,同样的解脱生死,声闻阿罗汉果真的什么都与佛平等吗?然而,比较起来,真是『天地悬隔』了!自以为究竟了,那当然一时 不想修习大乘道,于大乘毫无兴趣。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,在佛的善巧教导中,阿罗汉们不免要从自惭而到自怨,终于撤除了自以为究竟的心理障碍,发菩提心,重 行走向佛道了!
4、也有入了无余涅槃,再发大心的。
二、疑问 7
1、佛不是修菩萨行,广度众生而成佛的吗?
2、佛为什么不教声闻行者修菩萨行成佛,却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?
偈颂 :耻有所不知,耻有所不能,耻有所不净,回入於大乘。
己一。发心因缘与菩萨风格
修习大乘佛法,不消说,是以发菩提心为主的。但众生的根性不一,所以引发菩提心的因缘也不同;依此而表现的菩萨风格,起初也多少有差别的。为了避免专以自己的偏好来衡量一切,自赞毁他,无意中损害佛法,所以对此不能不先有相当的认识。
己二。回入的过程
庚一。回入的状况
上面说到的三乘共法,主要是声闻(缘觉)乘。二乘的学者,也是会发菩提心而入大乘道的∶有的初学声闻行,不曾决定,就转学大乘;有的在声闻中 已得决定(忍位),或是已证入法性而得初果(须陀洹)以上的;有的已证第四阿罗汉果的;也有入了无馀涅盘,再发大心的。
庚二。起初的隔碍
从佛法唯是一乘道来说,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,当然迟早要入大乘道的。但在小乘行者的见地上,起初却不免有点隔碍。拿阿罗汉果来说,他们自觉得∶『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作,自知不受後有』(2);已经到了学无可学,进无可进的地步。佛是阿罗汉,他们也是阿罗汉;佛得解脱,他们也得解脱。自以为究竟了,那当然一时不想修习大乘道,於大乘毫无兴趣。
庚三。后撤除心里的障碍
然而,佛不是修菩萨行,广度众生而成佛的吗?佛为什麽不教声闻行者修菩萨行成佛,却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?这是一大疑问。同样的证入法性,同样的解脱生死,声闻阿罗汉果真的什麽都与佛平等吗?比较起来,真是『天地悬隔』了!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,在佛的善巧教导中,阿罗汉们不免要从自惭而到自怨,终於撤除了自以为究竟的心理障碍,发菩提心,重行走向佛道了!
己三。事实上的经验
庚一。耻有所不知
有的是自己心生惭「耻」,觉得自己「有所不知」,不能如佛那样的遍知一切。大毗婆沙论说∶佛曾与弥勒菩萨等说法,阿罗汉们都不能了解。从前,有人到只洹精舍来出家,阿罗汉们观察他的根机,一点善根都没有,这是不适宜出家的,出家也不能获得教证功德的。大家不肯度他,佛却度了他出家,不久就证了阿罗汉果。大家觉得希奇,佛说∶此人在无量劫以前,曾经因为虎难而口称『南无佛』,凭这归向佛的功德善根,现在才成熟而得度。这可见,在佛智慧的深彻与广大面前,阿罗汉们的智慧,简直如日光下的萤光了!
庚二。耻有所不能
还有,自己心生惭「耻」,觉得自己「有所不能」,不能如佛菩萨那样的大能。如舍利弗说∶『呜呼深自责,云何而自欺!我等亦佛子,同入无漏法,不能於未来,演说无上道』。其实,阿罗汉们不能的事太多了,如菩萨法的∶『游戏神通,净佛国土,成就众生』等。
庚三。耻有所不净
辛一。引言
还有,自己心生惭「耻」,觉得自己虽说断尽了烦恼,而事实证明,还是「有所不」清「净」的。
辛二。两种贪习例说
如大树紧那罗王弹琴,年高德劭的大迦叶,竟然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起来。迦叶说∶我虽能远离世间的欲乐,但菩萨法的微妙欲乐,还有所染著呢!又如天女散华,华到菩萨身上,不曾系著;而落到声闻阿罗汉身上,却系著了,这证明了内心的有所染著。
辛三。嗔习例说
又如小鸟通过舍利弗的身影,还不免『馀悸』;而通过佛的身影,就一些恐怖都没有了。阿罗汉们是『不断习气』的;这种习气,便是菩萨所要断的烦恼。
庚四。因三耻回入大乘
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,自己感觉到有所不知,有所不能,有所不净,不免要自己惭愧,自己埋怨自己。一经佛的善巧教化,阿罗汉们就会「回」自利的小心,发菩提心,而「入於」自利利他的「大乘」道了。
快读快记;其它版本精进随喜复习:-
快读快记;其它版本精进随喜复习:-
三、二乘人回入大乘的动机
1、 耻有所不知:
(1)佛为弥勒菩萨说法,但阿罗汉无法了解。
(2)阿罗汉智慧不如佛,遇可度众生而不度。
2、耻有所不能:不能演说无上道,不能庄严佛土、成就众生。
3、耻有所不净:二乘人未断习气:
(1)大迦叶闻大树紧那罗王琴声而起舞。
(2)天女散华着罗汉身,以神力犹不能去之。
(3)小鸟通过舍利弗身影,余悸犹存。
阿罗汉们是『不断习气』的;这种习气,便是菩萨所要断的烦恼。所以在事实的经验中,自己感觉到有所不知,有所不能,有所不净,不免要自己惭愧,自己埋怨自己。一经佛的善巧教化,阿罗汉们就会回自利的小心,发菩提心,而入于自利利他的大乘道了。
戊二、直入
不忍圣教衰,不忍众生苦,缘起大悲心,趣入于大乘。
一、发心向大乘道
1、发心向大乘道,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;相反的,修学大乘法的主机,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的。
2、或有自动的,也有被劝而发心的。发菩提心,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希求。
二、由凡夫地直入大乘的发心因缘
1、着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:
(1)亲见如来色身相好而发心修学大乘法。
(2)见如来神通威力而发心。
(3)见如来法会庄严,听如来圆音教化而发心。
(4)生在佛后,诵读佛经深义而发心。
2、着重于悲愿而发心:
偈颂 :不忍圣教衰,不忍众生苦,缘起大悲心,趣入於大乘。
发心向大乘道,并非一定要经历小乘圣者的果证;相反的,修学大乘法的主机,都是直从凡夫地而发心修学的。引起发心的因缘,种种不同∶有的是亲见如来(及菩萨)的色身相好而发心的;有的是见如来的神通威力而发心的;也有见如来法会的庄严,听如来的圆音教化而发心的。有的生在佛後,听见佛弟子的教化,或诵赞佛经的深义而发心的。或有自动的,也有被劝而发心的。发菩提心,主要是以佛菩提为理想而誓愿希求。著重在佛德的崇高深妙而发心 [P260] 愿求,当然是发菩提心的主要内容。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──悲愿,那不是不圆满的,就是容易退堕的。经上说∶『菩萨但从大悲生』;所以发菩提心,也是∶『发心为利他,欲(求)正等菩提』。这样,前面所说的,不太著重悲愿的发心,可知是容易退失的发心了。著重於悲愿而发心,略有二类∶一、「不忍圣教(就是佛法)」的「衰」微,著重於护法而发心∶知道三宝的殊胜功德,有救人救世,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。可是生在像末,佛法衰落不堪,为教内教外的邪恶所娆乱,不能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。知道这惟有发菩提心,上求下化,才是复兴佛教,利乐众生的唯一办法。这样,就以不忍圣教的衰微为「缘」,而「起大悲心」,依大悲心而引发大菩提愿。二、「不忍众生」的「苦」迫,著重於利生而发心∶或有生在时势混乱,民生艰苦的时代,想予以救济,而自己却没有救护的力量。深细的考究起来,知道惟有学佛成佛,才能真正的救度众生的苦迫。这样,以不忍众生的苦恼为因缘,起大悲心,依大悲心而引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。这二类发心,是出於深刻的智慧及悲愿而自发 的,所以是坚强有力,容易成就。真能这样的依悲愿而发心,就能从凡夫地而「趣入」「大乘」道了。
我们这个时代,佛法是这样的衰落,人生是这样的苦恼,真正发菩提心的,应该是时候了!
快读快记;其它版本精进随喜复习:-
快读快记;其它版本精进随喜复习:-
2、着重于悲愿而发心:
(1)不忍圣教衰──护法
知 道三宝的殊胜功德,有救人救世,引生世出世间善法的力量。可是生在像末,佛法衰落不堪,为教内教外的邪恶所娆乱,不能达成救人救世的任务。知道这唯有发菩 提心,上求下化,才是复兴佛教,利乐众生的唯一办法。这样,就以不忍圣教的衰微为缘,而起大悲心,依大悲心而引发大菩提愿。
(2)不忍众生苦──利生
或有生在时势混乱,民生艰苦的时代,想予以救济,而自己却没有救护的力量。深细的考究起来,知道唯有学佛成佛,才能真正的救度众生的苦迫。这样,以不忍众生的苦恼为因缘,起大悲心,依大悲心而引发上求下化的菩提心。
这二类发心,是出于深刻的智慧及悲愿而自发的,所以是坚强有力,容易成就。真能这样的依悲愿而发心,就能从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。
※前面所说的,不太着重悲愿的发心,可知是容易退失的发心了。